范藻教授的文学评论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作者: 发表于:2016-05-10 点击数:5155
惨绝人寰的“汶川特大地震”正在淡出人们的记忆,尽管灾难每天都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无数次地发生。
轰动一时的“抗震救灾文学”已经失去曾经的辉煌,尽管文学依然还在我们的生活里异彩纷呈地呈现。
这是四川省知名文艺评论家范藻教授发表在2016年5月9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上的,题为《命运书写:触及心灵的强震》,开头的两段话。这篇3000多字的评论,比较详实而深刻地评说了当今著名作家秦岭先生以汶川地震为题材创作的六部中篇小说集《透明的废墟》。范教授认为:
围绕这地动山摇那一刻,“再现”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而我们需要的是“表现”。以此揭示包括作家在内的地震的“幸存者”、灾难的“幸运儿”和生活的“幸福人”为何“痛定思痛”。也许有人会说诗歌不已经把“众志成城”的精神、“感天动地”的气势、“大爱无疆”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吗?但是,秦岭的小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表现”的空间,那就是直陈因灾难降临而引发的世态百相和人生众相,直指因抗拒灾难而引出的人性诡秘和心灵困惑。
从而提出了灾难文学应具有的美学境界是触及心灵强震的“命运书写”。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爆发后,范藻教授凭着对人类生命的关爱和学术眼光的敏锐,于这年的七月率先发表了《人类生命应该承受之重》的论文,迄今为止,在像《当代文坛》一类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分别从文艺学、文化学、传媒学、人类学、历史学和审美学的视角,一共发表了12篇作品论、创作论和反思性、综述性的地震灾难文学的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的文章,总计八万余字。如此持续性、多角度和全方位地关注并研究这场特大地震引发的文学现象,在国内学术界还不多见。
这篇评论的最后还特地注明了“文章的作者为四川文理学院教授”,这对提升学校的学术品位和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据悉,这是他自2014年在《光明日报》发表《高校转向“应用型”关键在落实》的教育评论后,又一次在国家级重要媒体上发表评论。